一、设计工艺性
几何形状与尺寸:
铸铜设计时需根据工作条件和金属材料性能确定铸铜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大小。
铸造特性考虑:除了基本的几何形状和尺寸,还需从铸造合金和铸造工艺特性的角度来考虑设计的合理性,以避免或减少铸铜件的成分偏析、变形、开裂等缺陷的产生。这包括考虑明显的尺寸效应、凝固、收缩和应力等问题。
二、铸造工艺
分型面与造型选择:根据铸铜件的结构、重量和尺寸大小,以及铸造合金特性和生产条件,选择合适的分型面和造型方法。
造芯与浇注系统设置:合理设置造芯方法,以及铸造筋、冷铁、冒口和浇注系统等,以保证铸铜件在铸造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质量。
铸造方法选择:不同的黄铜合金由于其熔点、流动性、凝固收缩等特性的差异,需要选择适合的铸造方法,如压铸、砂型铸造、离心铸造、连续铸造和熔模铸造等。
三、原材料质量
金属炉料与合金元素:金属炉料的质量直接影响铸铜件的化学成分和性能。同时,合金元素的添加量和种类也会影响铸铜件的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能。
辅助材料:耐火材料、燃料、熔剂、变质剂以及铸造砂、型砂粘结剂、涂料等材料的质量不合标准,也可能导致铸铜件产生气孔、针孔、夹渣、粘砂等缺陷。
四、工艺操作
工人技术水平:工人的技术水平对工艺规程的正确实施有重要影响。制定合理的工艺操作规程,并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可以减少操作失误和人为因素导致的质量问题。
铸造过程控制:在铸造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压力、浇注速度等参数,以确保铸铜件的质量和性能。
五、后续处理
退火与热处理:退火等热处理工艺可以去除铸铜件的内应力,稳定尺寸,减小变形,并增加其塑性和韧性。
表面处理:对铸铜件进行表面处理,如打磨、抛光、镀层等,可以提高其外观质量和耐腐蚀性。